一、从整体情况看
自学考试的难易程度是相对的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。
(一)容易的方面
- 及格标准明确:自考单科满分100分,只要达到60分即为及格通过,这一标准相对明确和可及。例如,如果考生能够对教材内容有较好的掌握,达到基本的知识要求,就有机会通过考试。
- 命题范围有据可循:自考命题一般不会超过考试大纲和教材,这意味着考生只要认真复习考试大纲范围内的知识点,就有可能回答出大部分题目。也就是说,只要复习到位,每道题考生都有能力答出来。
- 适合有学习基础和自律性的考生
- 对于高校、中职的在校生而言,由于基础较扎实、精力充沛、记忆好,只要努力读书,应该是比较容易考过的。他们在学校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,有较好的知识储备,能够较快适应自考的学习节奏。
- 如果考生的学习基础较巩固,而且离开学校时间不久,日常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多,那么自学考试对于此类考生来说难度并不大,只要坚持做好平时的复习,在考试时放松心态,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即可。
- 有多种学习辅助方式可提升通过率
- 参加辅导班的考生及格率会更高。在辅导班中,考生可以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,系统地梳理知识,解答疑问,还能获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。
- 网络助学也是一种选择,有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,同时还可以享受政策加分(大概加20分左右),这对考生通过考试有一定的帮助。
(二)困难的方面
- 需要高度自律:自考学习需要自律和毅力,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,没有老师的监督和督促,学习压力较大。这对于那些自制能力较差,不能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的考生来说是个挑战。
- 知识面广:自考课程涉及面广,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,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复习。不同专业的课程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,考生需要全面深入地学习。
- 考试难度相对较高
- 自考试卷大多是参照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水平层次来命题,为的就是考验考生是否达到同等知识水平,命题和考试大纲比较接近,考验的是学生的基本理论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同时也和全日制的合格分数线相同,严格按照全日制考试来要求考生。
- 自考考试并不会考太深,但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,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有一定难度。
- 考试周期较长:自学考试的科目比较多,考生需要一门一门地参加考试,等到所有考试科目都顺利通过之后,才可申请毕业。一般来说,考完需要两年多一点,再加上申请毕业的时间,完成这一流程大概需要两年半到三年左右,这个过程比较漫长,在这个过程中考生需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和耐心。
- 缺乏平时成绩表现分:自考生跟统考不一样的是,统考生有平时成绩表现分,而自考生全靠自己全国统考成绩,这也增加了通过考试的难度。
二、从不同类型考生角度看
(一)在职考生
- 在职考生面临较大挑战。当下大多数的自考生都是上班族,白天上班忙,晚上家务忙,这样让在职自考生比较难抽出长段的时间进行学习备考,可以用来进行集中性的学习复习的时间较少。而且很多在职考生不愿意放弃休息的时间来主动学习,这使得他们在自考学习中面临更多困难。
(二)基础薄弱考生
- 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,例如那些之前学习成绩不太好,或者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系统学习的考生,自学考试可能比较难。因为他们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补起,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并且在应对考试时可能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有效的应试技巧。